版权声明
此网站所有文字、图片均作为展示交流,
不可作为商用。
网站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如有版权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给您删除!
编者按:2021年,中国石油广大干部员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进新区效益建产专项行动,持续深化老油气田稳产专项行动,努力打造油气开发提质增效“升级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为了全面反映油气开发业务在开局之年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凝聚广大干部员工攻坚克难、再创历史佳绩的智慧和力量,即日起本报推出中国石油油气开发高质量发展专题报道,今天刊发第一篇,敬请关注。
在中国石油2021年度油气田开发年会上,中国石油公布了本年度的开发成绩单。其中,国内全年生产原油1.03亿吨,比上年增长1.3%。
这一成果来之不易。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透视这一成绩,数字的背后既有量的增长,又有质的飞跃,量与质的辩证中蕴藏着向前的发展逻辑。
从量上看,这是中国石油国内原油产量因低油价从2014年的历史高点经历了四连降后触底回升,画出的连续三年保持上升的弧度。
三年稳中有升,是国内原油生产“过坎爬坡”步入上升期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表现,亦是中国石油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打好打赢勘探开发进攻战的丰硕成果。
从质上看,这是中国石油开发战线直面低品位、高成本带来的效益开发难题,坚定不移实施稳油增气降本提效,持续推进高效勘探、老油气田稳产、新区效益建产、创新发展、低成本发展等专项行动取得的阶段性胜利。
这一成绩凝结着从过去的多采油到如今的采好油,从单纯的产量向上到效益向上的转变,原先单纯追求量的发展已然演变为质的发展、观念的发展。
目光向更远处、更广处、更深处瞭望,能够欣喜地发现东西部油区的发展格局逐渐露出“新颜”。
2021年,自然资源部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年成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西部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和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2%和34%,其中鄂尔多斯盆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近70亿吨。
勘探有突破,开发有底气。放眼中国石油,“十三五”期间,东部油区原油降幅收窄,起到了硬稳定的作用。2021年,这一表现尤为突出。
作为中国石油原油产量“压舱石”,大庆油田去年国内生产原油超3000万吨,在5000万吨以上稳产27年、4000万吨以上稳产12年的基础上又创造了连续7年保持3000万吨以上的新纪录;开发建设62年的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24.6亿吨,占中国石油累计原油产量的半壁江山。辽河油田去年生产原油1008万吨,实现千万吨规模稳产36年;华北油田高效推行新时期上产会战模式,去年生产原油424万吨……
与此同时,在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一个个重大战略发现的支撑下,西部油区整体进入爆发期,原油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从2000年的不足1/4,攀升到2021年的近半壁江山,一跃成为中国石油原油产量新的“增长极”。
2021年,长庆油田加快长7页岩油开发建设,加大低产低效区块治理力度,年产原油2536万吨,全年油气产量当量攀上6244万吨新高峰;新疆油田加快推进玛湖500万吨原油上产工程,强化老区挖潜,年产原油1370万吨,三年年均增产超70万吨,原油产量上产幅度居各油气田首位;塔里木油田积极推进评价建产一体化,碳酸盐岩油藏实现高效开发,年产原油638万吨……
如果说东西部油区为中国石油原油开发打通了向上生长的脉络,老区与新区的变化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石油向内打破的决心。
老区稳,则全局稳。对于中国石油油气开发业务来说,老油气田是原油产量的定盘星,产量一度占2/3以上。2021年,各油气田紧紧抓住“控制递减率”和“提高采收率”两条主线,持续常态化开展油气藏精细描述、有效注水、长停井治理、油气藏分类分级管理、原油重大开发试验等各项工作,增储建产一体化支撑老油田稳定发展。通过一系列举措,油气田开发形势逐步好转,年度油田自然递减率、综合递减率分别控制在10%、5%以内,老油气田稳产基础进一步夯实。
作为老区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经过60多年开发,大庆油田的主力油田即将进入后油藏阶段,采收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难度堪比百米跑成绩提高0.1秒。
为在石头缝里把更多原油“洗”出来,大庆油田不断改进三次采油技术,最终形成三元复合驱油技术。通过大规模应用,截至2021年,大庆油田三次采油累计生产原油2.86亿吨,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三次采油生产基地。
老区开花结果,新区也大显神威。在原油开发逐步进入非常规时代的当下,各油气田通过创新开发理论和认识、创新开发模式和管理方式,聚焦“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两条主线,推广大井丛、工厂化建产模式,推进效益建产示范工程,拓展“水平井+体积压裂”应用领域,实施勘探开发、地质工程、科研生产、组织管理四个一体化,推进新油气田规模、集中、快速、有效建产,努力实现达标建产和效益建产。
塔里木油田创新超深海相碳酸盐岩断控油气富集理论,加强富满油田走滑断裂识别与断控储层描述技术攻关,形成“四定+四选”高产井位部署技术,去年产量突破200万吨,年均增产50万吨,成为油田快速上产的发动机。
新疆吉木萨尔页岩油历经10年探索实践,上下联动,狠抓“一全六化”理念落实,地质工程一体化统筹推进,取得了阶段新成果,展示了规模效益开发的前景……
从东部到西部,从老区到新区,中国石油开拓出一片高质量发展新空间——从注重地质储量向更加注重经济可采储量转变,从注重规模发展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从投资要素驱动为主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从注重油气并举为主向更加注重清洁低碳发展转变,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
回顾2021年,脚步坚实铿锵,中国石油用责任和担当书写历史篇章,铸造油气辉煌。展望2022年,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石油国内上游将坚持推进资源战略,用苦干实干交出“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