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策法规  热点聚焦

政策法规

Policies regulations

政策法规

热点聚焦

赓续精神血脉 凝聚奋进力量

发布时间:2023-01-09   浏览次数:929 次  关闭

“哇,这么多奖状,这个爷爷好厉害呀!”

“爷爷90多岁了,还在工作吗?”

在“楷模精神伴我成长·大手拉小手”活动中,广州(洛阳)工程公司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们参观时代楷模陈俊武陈列室。作为中国石化红色教育基地之一,去年7月,时代楷模陈俊武陈列室正式成为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目前已接待91家单位2000余人次参观学习。

“陈列室的义务讲解员全部是公司青年员工。我们努力把‘听故事’的人变成‘讲故事’的人,让青年和社会公众在和红色场馆的‘双向奔赴’中真正找到精神认同和文化归属。”时代楷模陈俊武陈列室负责人说。

精神的火炬代代相传,精神的力量历久弥新。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时强调,石油战线始终是共和国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要继续举好这面旗帜;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石油人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始终保持石油人的红色底蕴和战斗情怀。

一年来,集团公司党组带领广大干部员工以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信仰力量、凝聚信心意志、引领价值追求,大力弘扬石油石化优良传统,持续强化思想引领、红色育人、榜样激励、品牌感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更多精神力量。

牢记总书记嘱托,高举思想旗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凝聚高质量发展磅礴力量

再立新功、再创佳绩,信仰是最强大的力量。中国石化为党为国为人民而生,在多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中,始终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筑牢企业发展的“根”和“魂”。正因如此,才凝聚起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磅礴伟力,开拓出“由大到强到优”的辉煌发展历程。

2022年,集团公司党组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第一议题”制度,第一时间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反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重要指示精神,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大会精神,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在公司内部引起强烈反响。

公司领导和党的二十大代表深入基层一线,带头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示范带动全体党员干部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熔铸到血脉里、落实到行动上,在学思践悟中系统谋划改革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加快打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阵地。

在集团公司党组带领下,一年来,中国石化以主题行动统筹党建各项工作,扎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重要指示精神进井队、进车间、进油站、进头脑,全系统广大干部员工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奋斗精神更加昂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志气、骨气、底气极大增强,凝聚起学重要指示、开发展新局的智慧力量和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

根深促叶茂,本固育长青。一年来,中国石化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在2021年度中央企业党建责任制考核中,再次获评A档,实现站稳排头、走在前列的目标。党组定期研究党建重大事项,召开全系统人才工作会议,每季度召开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深化党建考核述职评议和经常性督导,党建系统化管理更加成熟规范。进一步加强“三基”工作,开展党建工作专题调研,深入推进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持续提升班组党员力量、覆盖质量,及时组织开展创先争优、劳动竞赛、主题党日等,推动各级党组织在关键时期发挥关键作用。

在党旗的引领下,石化干部员工将忠诚于党的信仰信念信心转化为担当作为的生动实践。各级党组织在战疫情稳生产、服务保障北京2022冬奥会、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用实际行动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奉献。广大党员在能源保供、转型发展、技术创新、安全环保等领域自觉扛起责任、全力拼搏攻坚,取得了好于预期的经营成果,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贡献了石化力量。

深挖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厚植红色底蕴,打造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新载体和展示石化形象新名片

每一座红色场馆,都是一段浓缩的历史,一份精神的传承。

2021年10月,中国石化首次发布“十大红色教育基地”,2022年8月再次命名10个红色教育基地,成为引导广大干部员工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新载体和展示石化形象的新名片。

走进这些红色教育基地展厅,一件件实物模型、一段段生动视频、一幅幅图片图表、一份份手写的科研报告、一句句老一辈石油石化人的亲身回忆,记录了一次次会战与出征、改革与攻坚,诉说着厚重的石油石化历史,也见证了中国石化与新中国共成长的发展历程。

“再多的事迹报告也比不上亲眼所见带来的冲击。看到闵院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记挂着我国炼油事业低碳转型发展,深深地触动了我。”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新员工在入职第一周参观闵恩泽院士纪念室暨石科院院士馆后,由衷地感慨。

中国石化历来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精神财富的发源地。传承石油精神、弘扬石化传统,是推动中国石化高质量发展最深厚、最持久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石化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加强石油石化优良传统教育,着力打造以严、细、实为鲜明特质的基层文化,细化落实“招聘有测评、入厂有教育、节点有仪式、培训有内容、使用有导向、身边有榜样、年度有考核”七有机制,建好用好3个国家工业遗产、16个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计划到公司成立40周年时共培育40个基地,形成覆盖全面的“红色教育网”。

截至目前,中国石化红色教育基地累计接待参观者近百万人次,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2022年,闵恩泽院士纪念室暨石科院院士馆和广州(洛阳)工程公司“榜样的力量——时代楷模陈俊武陈列室”双双入选教育部、科技部等7部委联合认定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大力选树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把榜样的力量化为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动力

扬帆远航,离不开灯塔的指引;弘扬伟大精神,更需要领路人。

在2023年中国石化成立40周年之际,集团公司将举办第七届感动石化颁奖典礼。作为中国石化重要的典型选树平台、党建品牌和企业文化品牌,10年间,感动石化已评选出58位感动石化人物(团队),不仅在石化系统内家喻户晓,更涌现出“最美奋斗者”闵恩泽、“时代楷模”陈俊武、“全国道德模范”宋丽萍、“抗疫先进个人”李郑军等一批重大先进典型。

多年来,中国石化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出台先进典型选树宣传管理办法,积极搭建平台,发现、培养、宣传各个层级、各个方面的先进典型,坚持典型引路,形成了重大典型“明星闪耀”、身边典型“繁星满天”的生动局面。

2022年,集团公司评选了350名“中国石化劳动模范”、100家“中国石化先进集体”,发布了精神文明建设“十大标兵”、优秀志愿服务“十大项目”、社会责任示范“十大项目”。中国石化1个集体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7名员工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8个集体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

精神的接力棒代代传承。如今,新时代的榜样在基层实干、在前沿创新,带动和影响更多员工解难题、创效益,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发挥劳模“头雁”作用,中国石化开展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申报评审工作,评选命名首批“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给予专项经费支持。积极培育21个国家级创新工作室、121个省级工作室、69个集团公司级示范性工作室、119个市级工作室,促进1.8万名创新工作室成员积极发挥集智攻关作用。

这些创新工作室既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阵地”、解决技术难题的“攻坚排”,也是创新成果转化的“加油站”、职工成长的“练兵场”,不仅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更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种”进了员工心里。

大力践行“能源至净、生活至美”品牌承诺,向社会广泛传递正能量,打造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的央企卓著品牌

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去年12月8日,2022中国品牌论坛在京开幕,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受邀作主旨发言,中国石化“深地工程”传播获得2022年度中国品牌创新案例。

新年伊始,国务院国资委发布2021年度中央企业品牌建设能力TOP30,中国石化位居中央企业第一名。目前,中国石化品牌价值达到3275.71亿元,近5年增长33%,居中国能源化工行业第一、全国第三。

自成立以来,中国石化始终把品牌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高质量产品和优质服务为美好生活加油,提出“能源至净、生活至美”的品牌承诺,从多元产品到高端技术,从传统产业到新兴领域,从民生保障到公益事业,全领域谋划、全方位推进,全力打造享誉全球的中国品牌,逐渐形成具有较高辨识度的产品与易捷、长城润滑油、东海牌沥青、爱跑98、易派客、石化机械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业务子品牌。

北京2022冬奥会期间,中国石化把握成为赛会合作伙伴的契机,精心设置“洁净能源 为冬奥加油”等多场主题活动,积极传播冬奥文化,展示企业良好品牌形象。同时,连续多年开展“情暖驿站”“司机之家”等公益活动,主动对接民生需求,在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中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党和人民好企业”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未来,中国石化将深入贯彻落实品牌强国战略,持续加大品牌传播力度,不断提高传播精准度,用好鲜活实践案例,进一步擦亮我国石化产业“金字招牌”,全力提升品牌好感度、国际认知度,打造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的央企卓著品牌。(本报记者  徐 徐  阎茹钰)

信息来源:中国石化报